国内的学者们也积极探索股票流动性溢价理论,通过一系列实证研究,他们为这一理论提供了更多支持和深入理解。


王春峰、韩冬和蒋祥林(2002)采用非流动性指标ILLIQ,对上海股市的流动性与收益关系进行了研究。他们发现,在横截面和时间序列上,流动性与股票收益之间的关系受政策影响,即非预期非流动性对股票超额收益的影响占主导地位。

image.png

吴文锋、芮萌和陈工孟(2003)研究了中国股市的“危机补偿”和“非流动性补偿”假设。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,市场非流动性对股价收益率的影响是负面的,而区别流动性的股票对市场非流动性变化的反应是不同的。小盘股表现出相对较高的“小企业效应”。


李一红、吴世农(2003)采用换手率和非流动性ILLIQ两个指标,对上海股市的流动性与预期收益的关系进行研究,结果支持了流动性溢价理论。他们发现换手率对预期收益具有负向作用,而非流动性对预期收益具有正向作用。


苏冬蔚、麦元勋(2004)从换手率的角度研究了我国股市的流动性与资产定价关系,他们的研究发现我国股市存在显著的流动性溢价,流动性溢价的成因主要是交易成本,而不是换手率所代表的交易频率。


单树峰(2004)使用ILLIQ作为流动性指标,研究结果显示流动性成本与股票定价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,流动性成本在股票定价中扮演着重要角色。


总的来说,国内学者的研究结果与国外实证研究一致,都表明流动性是影响股票预期收益的一个关键因素。通过这些实证研究,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了股票流动性溢价理论在中国市场的适用性,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有价值的信息。